承前启后 成果丰硕
——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研究会工作总结报告(2009-2019年)
会长 王家云
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研究会成立于1999年3月5日。第二届理事会于2009年12月16日换届,到2019年已经整10年。10年来,校周研会在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在全国周恩来研究会、省周恩来研究会的指导下,协同校党委周工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乐于奉献,扎实工作,积极开展研究周恩来、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指导创建“周恩来班”、服务于学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这一特色等积极工作。我校周研会的工作得到了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的肯定,2012年被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授予“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先进单位”称号,汪浩同志被授予“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向淮阴师范学院颁发突出贡献奖;因为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2018年我校《周恩来精神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项目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现将研究会2009-2019这10年工作简要总结报告如下:
一、学术成果
10年来,研究会在周恩来生平业绩、思想和精神研究中,坚持彰显以周恩来精神育人这一办学特色,侧重围绕周恩来精神与青少年教育、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周恩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周恩来研究史等主题,研究周恩来思想、揭示周恩来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在当代的育人功能、探索弘扬周恩来精神及用周恩来精神育人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成果显著。
1、多课题获科研立项
10年中,研究会成员积极投入周恩来课题研究,有多个课题研究分别获得不同类型科研基金立项。
韩同友的“周恩来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分别获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周恩来研究史”丛书课题获得2009年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重点资助和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与青少年教育基地配套资助项目;2016年,该课题的研究成果被选为反映淮安周恩来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修订再版,作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的献礼作品,获得淮安市政府资助。
国家立项的有2018年朱汉清书记主持的“周恩来精神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获教育部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省级立项的有2010年韩同友主持的“周恩来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专著)、王家云的“周恩来精神风范研究述评”(论文)和傅红冬的“周恩来行政伦理研究”(论文),分别获得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分会课题立项。
上述课题研究项目均有成果,已结题。另外由韩同友主持的《周恩来精神》课程和他指导研究生的课题,分别获得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2019年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
2、在期刊上发表论文256篇
根据“超星发现”数据库统计,这10年,我校有96位研究者(第一作者)在95种刊物上发表周恩来研究论文256篇。汪浩、王家云、韩同友的论文发文量分别都在20篇以上;从论文研究内容分布来看,周恩来精神及用周恩来精神育人的文章达110余篇,占近1/2。
3、在报纸上发表研究宣传文章50余篇
我会多名研究者在《光明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多种报纸上发表周恩来研究文章20多篇。这些文章宣传周恩来思想和精神、阐释其时代价值,展示我校用周恩来的精神办学育人的成果、报道创建“周恩来班”工作的经验等。
4、出版专著、编著25部
这10年,我校周恩来研究出版专著编著有25部,其中专著17部,编著8部。从内容来看,有关于周恩来精神及用周恩来精神育人的著作,有关于周恩来思想及有关综合性研究的著作,有关于周恩来研究史系列著作。
5、学术成果影响
一是从论文发文量来看。这10年,我校周恩来研究237篇的期刊发文量在全国主要周恩来研究机构中位于榜首;发表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党的文献》等CSSCL核心刊物论文16篇(全国265篇)。
二是从论文的被引量来看。根据知网期刊数据库统计显示,2009—2019年9月,在全国2804篇研究周恩来的论文中有696篇被引1492次。而在这其中,我校就有104篇论文被引248次。另据《周恩来研究概论》(修订版)中的有关数据统计,王家云、汪浩、韩同友、邵广侠等人的周恩来研究在期刊发文被引量在全国研究者中位居前列。
三是从论文被复印被文摘来看。汪浩发表在我校学报的论文中有2篇(《周恩来理政治国26年的历史贡献》《农村包围城市:毛泽东、周恩来贡献问题论断》)被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全文复印,还有1篇(《周恩来等中共领袖们的核心意识——从苏中版<毛泽东选集>说起》)被《新华文摘》摘录。
四是从论文被收入论文集情况来看。在有关机构编辑的周恩来研究论文集中,我会的研究者多有论文被收入其中。如,在《周恩来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集中,我校就有五篇文章入选其中;又如,在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编辑出版的《思想.业绩.风范:周恩来研究优秀论文集》中,我校有4篇论文被收入。
五是从研究成果获奖情况来看。我会会员在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上提交的周恩来研究论文多被获奖。如,韩同友就有多篇论文分别获得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场”一等奖、淮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江苏省周恩来研究第六期中年青年学者论坛一等奖。
又如,朱延华的论文《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班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在天津南开中学举办的“全国第七届周恩来班、邓颖超班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一等奖,该论文还获得了2012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二等奖;在 “周恩来与中国力量”学术研讨会上,张同刚的论文获三等奖。
还有,在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与我校联合举办的每次 “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中,我校中青年学者参会人数最多、提交的论文数量最多、获奖论文数量也是最多的。仅就 “‘周恩来与新中国’第七届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为例,此次论坛共收到论文84篇,其中我校作者论文就有35篇,被评选出获奖论文共22篇,其中我校有7篇论文获奖。
除了论文获奖外,王家云等的专著《周恩来精神》获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韩同友的专著《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周恩来思想与实践探微》分别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淮安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盐城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家云的演讲稿《学习传承周恩来精神》被评为江苏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教育项目’案例”一等奖。
六是从专家对研究成果的评价来看。我会学者出版的周恩来研究著作得到资深专家的高度评价。刘济生在文章中说,《周恩来精神》这是一部独树一帜的周恩来研究著作,是周恩来精神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使周恩来精神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平台。司云胜在文章中讲,《周恩来精神》是一部立标引向之作,一部综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埋石奠基之作。周恩来精神研究的深入,使周恩来研究体系逐渐清晰和丰满起来,为构建“周恩来学”的体系框架创造了前提条件。王家云、赵国付、潘敬国在文章中说,《周恩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研究》著作的研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填补了周恩来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总结的一些空白,拓展了周恩来研究的新视阈。
刘济生说,《周恩来研究史》丛书 “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一部大型的研究‘周恩来研究’的著作,此书呈现出系统性、动态性、全面性、精确性、特殊性和前瞻性等特点。”程中原先生称该丛书是一套填补近百年来尤其是周恩来逝世后40多年来周恩来研究学术空白的、具有明晰学术主线和灵魂的学术史著;程美东教授称丛书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更加印证了人们心中的周公形象;左用章教授用“六个集大成”和“四个启未来”全面评价了丛书; 石仲泉说,《周恩来研究概论》有资料的丰富性、评论的鲜明性、多侧面多角度多种手段的运用,特别是数字化的综合和分析的鲜明特色和特点,该著是周恩来研究运用这一手段的第一部专著,不仅增添了时代感,而且也增强了该著的工具性。常好礼在评价《周恩来研究成果评介》的文章中说,其“评”深刻恰当,“介”言简意赅,让人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这10年的研究成果充分显示,我校周恩来研究成果较多、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育人成效较为显著。
二、学术活动
上述成果,除了得益于会员个体的努力,还得益于周研会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
1、协助学校承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2010年4月10日,承办了全国“周恩来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经验交流暨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给我校带来了用周恩来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成长的丰富研究成果与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推进周恩来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年10月14日,承办了全国“周恩来与中国力量”学术研讨会暨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2015年年会。2018年3月23日,承办了“周恩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讨会。
2、协助学校与全国、省周研会联合举办 “中青年学者论坛”
2010年11月20日,与省周研会在南京联合举办了“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2013年7月2日,与省周研会在我校举办了“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暨周恩来人民公仆精神研讨会”。2015年10月14日,承办了全国“周恩来与中国力量” 中青年学者论坛学术研讨会。2018年8月23日,承办了“江苏省周恩来研究第六届中青年学者论坛”。 2019年10月22日,与省周研会联合举办“‘周恩来与新中国’第七届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论坛”。
江苏社科联学会部副主任夏东荣高度评价论坛。他认为,“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作为江苏省周恩来研究会的品牌活动,发挥了凝心聚力、推进学术交流、促进思想碰撞、管理服务会员、推进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省周研会执行会长张亚青在第七届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致辞中对我校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队伍培育给予充分肯定。
另外,2019年4月29日,校周研会还与淮安市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会共同主办了“周恩来与五四精神”青年学术研讨会。
3、协助学校举办座谈会
2014年3月5日,研究会协助我校举办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6周年暨邓颖超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2016年1月6日,举行 “缅怀恩来功绩 弘扬恩来精神”的座谈会。2018年3月2日,召开“学习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2019年3月1日,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座谈会。
4、研究会本身举办学术研讨会
2010年7月11日,研究会与研究所共同举办了 “周恩来研究学术沙龙”,就周恩来的和谐理念与实践、弘扬周恩来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探讨;2011年6月17日,举办了“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学术研讨会;2013年3月4日,举办了“纪念周恩来诞辰115周年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围绕总结用周恩来精神办学的育人“特色”、研讨“特色”、做强“特色”的主题,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我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工作层次;2014年3月5日,举办了“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6周年暨邓颖超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除此之外,还围绕着专题研讨会论文预审、课题项目申报论证、课题研究推进等召开若干专题研讨会。
5、组织会员外出参加学术研讨会
经不完全统计,这10年中,有120余人次外出参加全国周研会、南开大学周恩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恩来干部学院举办“周恩来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等30多个学术研讨会议,提交论文120余篇。在这些学术研讨会上,我会会员提交论文、作交流发言,或被会议主办方邀请对研讨发言作点评,或被邀请主持学术研讨会阶段性会议,或对研讨会作总结,或作小组讨论召集人在闭幕式上做汇报发言。
6、应邀参加校外相关活动
我校有关会员应邀参加校外相关活动十余次。参加了在毛主席纪念堂共同举主办了“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亲属座谈会暨《周恩来与新中国研究文集》首发式”;应邀参加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在毛主席纪念堂周恩来纪念室举办的“深切缅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活动;校党委书记朱汉清同志应邀参加了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除此,应邀参加校外相关活动的还有:南京理工大学“周恩来班”、”邓颖超班“授旗仪式;恩来干部学院组织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19周年系列活动;淮安市《你是这样的人——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向周恩来塑像敬献花篮仪式》电视直播活动;接受南开大学新觉悟社赴淮安暑假实践队就周恩来研究的访谈;应邀参加江苏“穿越七十年,红色经典诵读”诵读活动,应邀参加常州高新区举办“传承红色家风,牢记初心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宣讲周恩来的红色家风。
上述一系列学术活动,对于促进我校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工作持续有效发展,对于开阔研究视野、增强研究能力、促进研究深入、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的学术影响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服务中心
周恩来研究会在开展周恩来研究的同时,积极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并视其为重要的职责。学校的中心工作是立德树人,如何立德树人,学校着力打造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这一特色,而周研会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具体体现在:
1、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周恩来精神宣讲活动
研究会认为,要把对周恩来精神的研究成果转化到服务育人工作中去,主动为用周恩来精神育人这一特色工作服务,让周恩来精神深深扎根在当代大学生的心中。为此,研究会组织会员分别通过对教职工、学生干部、党员发展对象、刚入学的新生及广大学生等不同层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周恩来精神的宣讲,把学校用周恩来精神育人这一特色落到实处。
一是在开设《周恩来生平与思想概论》公共选修课、《周恩来研究》专业选修课基础上,协同校周工部转向开设 “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校本讲座,推动周恩来精神育人进教材、进课堂,以精品专题讲座带动课程建设,使“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校本课程成为学生可选、乐选、争选的课程。
二是在广大学生中宣讲周恩来精神,引导他们学习周恩来精神,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每年新生中开展周恩来精神的宣讲,特别是在最近几年协同周工部,通过网络平台,上好“周恩来精神” 新生入学第一课,引导他们用周恩来精神引领大学生活,争做有为青年。
三是每年协助学校团委举办的“周恩来班” 创建动员培训会、部署会、深化创建培训会、创建经验交流会上,在院系班级举办的创建活动中,宣讲周恩来精神,使学生充分认识创建“周恩来班”的重要意义,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去。
四是每年为党委组织部举办的党员发展对象的培训宣讲周恩来精神,像周恩来那样不忘党的初心与使命,增强看齐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每年应邀为有关学院举办的“学习周恩来精神”活动做周恩来精神专题宣讲。
六是在教职工中宣讲“周恩来精神”,引导教职工学习周恩来精神,创一流业绩,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七是在协助校团委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宣讲“周恩来精神”。 如,在2018年学校开展的主题月教育活动中,以“践行周恩来精神,担当新时代使命”为主题宣讲“周恩来精神”。
2、推动 “周恩来班”创建工作
按照研究会章程,研究会把参与指导学校 “周恩来班”创建活动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为此,一是在校团委举办的全校“周恩来班”创建工作会议上和活动中,指导创建工作。在 “周恩来班”集中创建动员会、培训会上宣传周恩来精神,做“学习传承周恩来精神”主题报告,阐释周恩来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起到的引领作用。
二是应邀为各二级学院周恩来班创建工作作具体指导。研究会还深入到院系及班级指导创建工作,讲述我校周恩来班的创建历史,就如何开展周恩来班创建与弘扬周恩来精神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对活动做点评与指导。
三是在周恩来班创建经验交流会暨中期推进会上,对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四是参与“周恩来班” 创建汇报会和“周恩来班”评选评议活动。
五是在参加学校召开的周恩来精神与“周恩来班”创建调研座谈会上,就进一步搞好创建工作提建议。在江苏省高校“周恩来班”创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周恩来班”创建调研等座谈会上,交流我校用周恩来精神创建“周恩来班”的工作经验。
六是多次向省周恩来研究会的领导介绍我校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情况,争取省周恩来研究会推动有关部门来我校调研“周恩来班” 创建工作,形成了《开展创建“周恩来班”活动,全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淮阴师范学院长期开展创建“周恩来班”的调查报告》,2011年11月16日,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共青团省委联合下发通知,向全省高校推广我校创建“周恩来班” 经验,并在我校召开经验交流现场会。
3、指导周恩来研究学生社团工作
一是对周恩来研究学生社团提要求。研究会早在2010年及后来多次在与周恩来研究学生社团交流座谈会上,就如何搞好学生社团提出要求,强调周恩来研究的大学生社团要有正确的定位,努力体现先进性、科学性,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社团;要搞有特色的活动,有品牌的活动,增强生命力,增强吸引力;要有奉献精神,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好社团。
二是指导周恩来研究学生社团活动。如,参加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主题演讲比赛活动,点评指导;到文学院周恩来研究学生分会,就学生分会如何做好常态化建设等提出建议;参加美术学院举办的“学习青年时期周恩来我来谈”学生讲坛活动,进行点评;接受学生社团关于周恩来精神的采访;指导学生分会举办学习周恩来精神专题研讨活动。
2018年,我校周恩来研究会学生分会在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寻找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活动中,荣获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4、配合学校抓好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专题总结
我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已经形成了特色,为使这一办学育人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2012年研究会密切配合学校主动抓这一特色工作总结。
一是指导全面总结经验工作。先后多次与各党总支书记就如何抓好特色总结工作进行了具体指导。在学校召开的党建思政研究会年会暨争创省学习型示范党委动员会上,对有关单位及个人的总结进行点评,就如何总结经验进行了再次指导,并对总结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二是将经验总结编辑出版成书。王家云、朱延华等对各单位及个人的经验总结进行了认真的研读、梳理、修改,编辑成《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的实践路经》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我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经验,为我校各单位、部门、师生员工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取长补短,拓展思路,完善举措,推进实践;为学校深入探讨这项工作提供一些基本素材,以便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升特色工作的层次,增强特色工作的效益。这本书也为全国各类学校开展同类活动提供了启示和示范。
四、服务社会
周恩来研究会在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特别是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这一特色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服务于社会上的周恩来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
1、到校外去宣讲周恩来精神
高校的职能之一是服务社会事业,而周研会把着力点放在为社会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服务上。周研会有关人员时常被应邀到校外,深入到大学、中学、小学、企业、基层党委、团体、政府机关、部队、社区等去宣讲周恩来精神,对象有学生、教师、职工、党员、干部、军人、学术团体等。校外的宣讲活动,从淮安到南京,再到重庆、天津、北京、上海,不仅对弘扬周恩来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且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影响力。
2、为地方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建言献策
研究会有关会员还时常应本地区有关部门和组织的邀请,参加校外各类研究咨询活动,为地方宣传弘扬周恩来精神建言献策。如:
2015年,先后参加了周恩来纪念地管理局先后组织的“永远的榜样——学习周恩来,做三严三实”陈列大纲、以灵车为主的“大爱”专题展的讨论。的讨论;参加了市纪委组织的关于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实施深化“五德”教育意见的讨论;参加了市法学会召开的“周恩来法治思想研究”课题研讨会;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先后组织的对市委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报告稿、立家规活动意见的讨论。
2016年,先后参加了周恩来纪念馆准备新展大纲的讨论,楚州区委统战部组织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文献专题片拍摄的相关问题的讨论,淮安检验检疫局组织的家文化教育馆建设方案审定会,就建设方案中周恩来这一特色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017年,先后参加了恩来干部学院组织的 “承扬恩来精神 坚守理想信念 以包容天下情怀 共筑淮安崛起梦”的专题提纲的讨论,《开国总理周恩来与家庭教育》研讨会的筹备会和关于“学习周恩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专题讲座备课会;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党课名师”评课活动;参加了市委宣传部与北京郭碧川导演就电影《青年周恩来》的编剧问题进行交流;参加了市委党史办《淮河文化对周恩来精神的早期影响》一文的讨论。
2017-2019年,韩同友多次参加恩来干部学院以及市委组织部组织的精品课程集中评审活动。
五、基本经验
1、开展学术研究是基础
作为学术团体,首要的必须重视学术研究,从推进学校办学育人的高度去推进周恩来研究工作,以学术成果彰显其价值。
一是下任务提要求。就“周恩来与青少年研究”、“创建周恩来班研究”等,研究会在相关会议上,反复强调开展周恩来与青少年教育研究对于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学生工作水平的重要意义;向从事学生工作的同志提出撰写并发表研究文章的要求,经过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是紧抓课题研究。 “周恩来研究史课题”,是一个大型的系列丛书研究项目,研究的时间跨度大、研究的内容范围广,做好这个课题有一定的难度。研究会指导课题组多次召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会,抓质量,赶进度,解决研究中的问题;为了对该丛书的修订,召开了专家咨询会,听取专家意见,提高修订质量。周研会许多成员还于2019年年初,研讨周恩来与协商民主、与人大制度、与政府管理等系列课题,希望打造出属于淮安文化品牌的“学周、知周、践行周恩来精神”的系列丛书。
三是指导研究方法。研究会就如何进行周恩来研究、如何写好周恩来研究的学术论文、怎样把握好周恩来研究的尺度等问题,时常在多种形式的学术会议上,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法上进行交流与指导。
四是开展学术交流。这10年中,研究会协助学校承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协助学校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组织会员参加学校举办的座谈会,研究会本身举办学术座谈会多次,为研究者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鼓励会员参加校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促进学术研究。
2、研究服务中心是根本
周恩来研究会作为学校的一个学术团体,就全局而言,就是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单是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而言,就是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个中心,就是主动思考、谋划彰显用周恩来精神育人这一特色工作。
一是在学校教职工中、在广大学生中和在创建“周恩来班”等活动中,研究会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主题,宣讲周恩来精神,扎扎实实把周恩来精神的研究成果转化到学校的服务育人的中心工作中去。另外,为服务社会在校外宣讲周恩来精神。10年来,在校内外宣讲周恩来精神近300场次,宣讲专题达40多个,为学习弘扬周恩来精神做出了贡献。
二是自觉参与密切配合学校创建“周恩来班”活动,在全校“周恩来班”创建动员部署会、创建推进会、创建经验交流会、 “周恩来班”汇报会等活动中指导创建活动,推动创建工作。
三是积极推广我校创建“周恩来班” 经验,争取省周恩来研究会推动有关部门来我校调研,争取全国“周恩来青年读书会”活动在我校启动,在我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周恩来青年读书会”。
四是主动抓好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工作总结,并且将经验总结编辑成书出版,为学校深入探讨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工作,进一步拓展思路,推进实践,总结经验,发现规律,提升育人成效发挥作用。
五是协同学校周工部,将周恩来精神育人进教材、进课堂,指导“新生开学第一课:周恩来精神”的顶层设计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推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校本课程建设,以精品专题讲座带动课程建设。
六是协同校周工部召开研讨会,探讨周恩来研究问题。举办了 “周恩来研究学术沙龙”活动,探讨我校周恩来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协同周工部、周恩来精神与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周恩来研究”专题研讨会,就新时期我校如何深入推进周恩来研究进行了探讨。
七是就如何深化我校周恩来研究和用周恩来精神学办育人工作,时常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提出想法和建议。
八是支持我校学报 “周恩来研究”特色专栏建设。专栏汇聚了我校研究会及全国周恩来研究专家,成为发表周恩来研究成果的重要园地。2009-2019年共发论文100篇,其中我校研究者论文有73篇。2016年,该专栏又在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省直重点社科理论期刊评审中,获得“优秀栏目”表彰。2010年、2014、2019获评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3、重视队伍建设是关键
周恩来研究会作为学术团体,必须重视研究队伍建设,保证研究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积极争取与全国周研会、省周研会通过举办“周恩来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这一形式,培养中青年学者,为他们提供专门的学术研究交流的平台。
二是通过课题立项,吸引更多的培养青年研究人员。如“周恩来研究史”这样重大的课题,除了主持这一课题研究的汪浩、王家云外,其他被吸入参加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上都是中青年教师,如张红安承担了《周恩来研究成果评介》的著作,傅红冬承担了《周恩来研究专题述论》的著作,通过课题研究给他们加压力加担子,增强青年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
三是通过拓展研究领域,为青年教师的周恩来研究给予指导。比如,对周恩来与和谐理念、与人大制度、与协商民主、与教育、与政府管理等课题进行指导,推动周恩来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经过努力,这10年中在期刊发表的256篇周恩来研究论文中有150余篇出自中青年教师之手,占2/3;出版的专著中有6部著作是中青年教师的研究成果。事实表明,我校周恩来研究的青年研究者队伍逐渐成长壮大起来了。
4、重视研究工作的宣传是保障
一是通过新书赠送形式宣传。利用各种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等场合向参会研究者赠书,向有关学院、有关研究者赠书,宣传我校周恩来研究成果。
二是通过特色工作总结宣传。向党委政府部门介绍并引起对我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特色的关注和重视,系统总结我校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工作的特色,编辑成书出版,宣传特色。
三是通过参加外事活动宣传。如,在校外活动中阐述创建周恩来班的意义、宣传我校创建周恩来班的做法。在与韩国前驻华大使座谈中,介绍我校周恩来研究现状,就周恩来生平思想、精神风范研究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和宣传。
四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在《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淮安日报》等多种报纸上发表20多篇文章,宣传周恩来精神、报道我校用周恩来的精神办学育人工作的成果、创建“周恩来班”工作的经验等。
五是通过研究会网站宣传。研究会在2009年年初建立了“周恩来研究网站”,此后进行了两次网页更新。网站设立了“动态信息”、“研究人员”、“研究成果”、“周恩来研究简讯”、“周恩来研究目录”、“学报周恩来研究”等栏目。网站立足于我校,为学习周恩来、宣传周恩来、研究周恩来、弘扬周恩来精神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报道我校周恩来研究活动、提供研究信息、展示研究成果,对我校周恩来研究在校内外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几点建议
今后研究会应该在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各方面工作,以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和宣传教育为基础,为学校的周恩来精神育人工作服务,为地方中心工作服务,组织和调动校内的研究力量和宣传教育资源,关注和鼓励我校周恩来研究的青年研究者,进一步推进周恩来思想生平及周恩来精神的研究与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经验交流和对外合作。为此,建议一是继续抓好周恩来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在巩固数量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层次;二是继续抓好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这一特色工作,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育人上力争有所突破;三是继续抓好周恩来研究课题的立项工作,争取更多的纵向与横向课题;四是继续抓好周恩来研究人员队伍的建设,希望在激励教师研究政策上有所突破;五是继续抓好周恩来研究及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工作的宣传,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使我校周恩来研究会的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学校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衷心感谢学校党委及相关部门对周研会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全体会员的热情参与、精诚合作。
淮阴师范学院周恩来研究会
2020年6月19日